Skip to content

庄子杂篇第二十八章·让王

原文与译文

第一段:尧让许由

原文: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译文: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说:"让我做天子,也是可以的。虽然如此,我正好有忧郁的病,正要治疗它,没有空闲治理天下。"天下是最重要的,尚且不用它来损害自己的生命,更何况其他东西呢!只有不把天下当回事的人才可以托付天下。

第二段:舜让子州之伯

原文: 舜让天下于子州之伯,子州之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译文: 舜把天下让给子州之伯,子州之伯说:"我正好有忧郁的病,正要治疗它,没有空闲治理天下。"所以天下是重器,却不用它来换取生命。这就是有道的人与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第三段:舜让善卷

原文: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zhǐ)。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译文: 舜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说:"我立身于宇宙之中,冬天穿皮毛衣服,夏天穿葛布细麻衣。春天耕种,身体足够劳动;秋天收获,身体足够休息和饮食。太阳出来就劳作,太阳落山就休息,在天地之间逍遥自在,而心意自得其乐。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可悲啊,你不了解我。"于是不接受。于是离开进入深山,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处。

第四段:舜让石户之农

原文: 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反也。

译文: 舜把天下让给他的朋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说:"哎呀呀,君主做人,真是保全体力的人啊。"认为舜的德行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于是丈夫背着,妻子头顶着,携带孩子进入大海,终身不回来了。

更多让王故事

大王亶父的智慧

大王亶父住在豳地,狄人来攻打。用皮帛事奉他们,狄人不接受;用犬马事奉他们,狄人不接受;用珠玉事奉他们,狄人也不接受。狄人所要求的是土地。大王亶父说:"与别人的兄长同住却杀死他的弟弟,与别人的父亲同住却杀死他的儿子,我不忍心这样做。你们都努力留下吧!做我的臣民和做狄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而且我听说:不能用保养身体的东西去损害所要保养的身体。"于是拄着拐杖离开了。人民相继跟从他,于是在岐山脚下建立了国家。

越王子搜的无奈

越国人三代都杀死了他们的君主,王子搜为此忧虑,逃到丹穴,越国就没有君主了。寻找王子搜找不到,跟到丹穴。王子搜不肯出来,越人用艾草熏他,让他坐上王车。王子搜拉着车绳上车,仰天呼叫说:"做君主啊,做君主啊,难道不可以放过我吗!"王子搜并不是厌恶做君主,而是厌恶做君主的祸患。

列子的清贫与智慧

列子穷困,容貌有饥饿的样子。有客人把这事告诉郑子阳,说:"列御寇大概是有道的人,住在您的国家里却贫穷,您不是不喜欢人才吧?"郑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粮食给他。列子见到使者,再拜推辞。使者走了,列子进屋,他的妻子怨恨地拍着胸说:"我听说做有道人的妻子儿女,都应该得到安逸快乐。现在面有饥色,君主过来赠送先生食物,先生不接受,难道不是命运吗?"列子笑着对她说:"君主不是亲自了解我,是因为别人的话才赠送我粮食;等到他责罚我的时候,也会因为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不接受的原因。"后来,民众果然作乱杀死了子阳。

深层哲理

1. 真正的自由

这些故事揭示了真正自由的含义:

  • 不被外物所累:无论是王位还是财富,都不能成为束缚
  • 内心的自足: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 超越世俗价值:不以社会地位的高低来衡量人生价值

2. 生命的本质

庄子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

  • 生命高于一切:连天下这样的重器都不能用来损害生命
  • 自然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自然节律
  • 心意的自得: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外在的成就

3. 识人的智慧

  • 真正的贤者往往不求功名
  • 智者能够看透权力的本质
  • 有道之人与世俗的价值观不同

现代启示

1. 重新定义成功

  • 成功不一定是获得权力和地位
  • 真正的成功可能是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 学会拒绝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2. 保持内心的独立

  • 不要被外在的诱惑所左右
  • 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 在简单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3. 智慧的选择

  • 学会说"不"是一种智慧
  • 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不被他人的期望所绑架

4. 生活的艺术

  • 顺应自然的节律生活
  • 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的意义
  • 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这一章通过一系列让王避世的故事,展现了道家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这些古代贤者的选择,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获得什么,而在于知道什么是不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