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深根固柢

引言

第五十四章讲述了如何建立稳固持久的基础。"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善于建立的不会被拔除,善于保持的不会脱落。这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

本章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这种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观察和修养方法,体现了道家的整体思维和实践智慧。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逐句详解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注解:

  • 善建者:善于建立的人
  • 不拔:不会被拔除
  • 善抱者:善于保持的人
  • 不脱:不会脱落

译文: 善于建立的不会被拔除,善于保持的不会脱落。

解读: 这里的"建"和"抱"都是比喻。真正善于建立的,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所以根基稳固;真正善于保持的,是与道合一,所以永不分离。

子孙以祭祀不辍

原文: 子孙以祭祀不辍

注解:

  • 祭祀不辍:祭祀不会中断
  • :停止、中断

译文: 子孙的祭祀不会中断。

解读: 当你建立了真正的德行,这种精神财富会传承下去,子孙后代会永远纪念和继承。这比物质财富的传承更加持久。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原文: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注解:

  • 修之于身:在自身修养
  • 其德乃真:德性就真实

译文: 在自身修养,德性就会真实。

解读: 修养从自身开始。只有自己真正具备了德性,才是真实的。这是一切的基础,不能假借他人。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原文: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注解:

  • 修之于家:在家庭中修养
  • 其德乃余:德性就会有余

译文: 在家庭中修养,德性就会充裕。

解读: 当个人的德性影响到家庭,整个家庭都充满德性时,这种德就不仅够用,还有富余,能够影响他人。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原文: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注解:

  • 修之于乡:在乡里修养
  • 其德乃长:德性就会增长

译文: 在乡里修养,德性就会增长。

解读: 德性的影响范围扩大到乡里,在更大的社群中实践,德性会得到增长和深化。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原文: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注解:

  • 修之于国:在国家修养
  • 其德乃丰:德性就会丰厚

译文: 在国家层面修养,德性就会丰厚。

解读: 当德性的实践上升到国家层面,影响整个国家的治理和文化时,德性就会变得丰厚充实。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原文: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注解:

  • 修之于天下:在天下修养
  • 其德乃普:德性就会普遍

译文: 在天下修养,德性就会普及。

解读: 最高层次是天下。当德性的修养和实践达到天下范围,就会普遍化,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原文: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注解:

  • 以身观身:用自身的标准观察自身
  • 以家观家:用家庭的标准观察家庭
  • (以此类推)

译文: 所以用自身的标准观察自身,用家庭的标准观察家庭,用乡里的标准观察乡里,用国家的标准观察国家,用天下的标准观察天下。

解读: 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标准,要用相应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同时,这也暗示了从小到大的修养次第。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原文: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注解:

  • :如此
  • 以此:用这个方法

译文: 我怎么知道天下是这样的呢?就是用这个方法。

解读: 老子说明他的认识方法:通过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观察和体验,最终理解天下的规律。这是实践出真知的方法。

哲理阐释

一、建立与保持

理解稳固的基础:

  1. 善建的特征

    • 根基深厚
    • 符合道理
    • 经得起考验
    • 不可动摇
  2. 善抱的特征

    • 持守坚定
    • 不离不弃
    • 融为一体
    • 永不分离
  3. 传承的价值

    • 精神不朽
    • 代代相传
    • 影响深远
    • 永续发展

二、修养的层次

从个人到天下的递进:

  1. 身的修养

    • 个人基础
    • 真实不虚
    • 内在充实
    • 自我完善
  2. 家的修养

    • 影响家人
    • 德性充裕
    • 家风良好
    • 和谐美满
  3. 扩展层次

    • 乡(社区)
    • 国(国家)
    • 天下(世界)
    • 逐步扩大

三、观察的智慧

正确的认识方法:

  1. 相应原则

    • 以身观身
    • 以家观家
    • 层次对应
    • 恰当视角
  2. 实践认识

    • 亲身体验
    • 逐步扩展
    • 由近及远
    • 由浅入深
  3. 整体把握

    • 个体与整体
    • 局部与全局
    • 相互联系
    • 统一理解

现实启示

一、个人发展

  1. 打好基础

    • 品德修养
    • 能力建设
    • 知识积累
    • 扎实稳固
  2. 持续保持

    • 不忘初心
    • 坚持原则
    • 持之以恒
    • 与时俱进
  3. 影响他人

    • 以身作则
    • 潜移默化
    • 正向影响
    • 共同进步

二、家庭建设

  1. 家风传承

    • 确立价值观
    • 培养好习惯
    • 代代相传
    • 家族精神
  2. 德性培养

    • 父母表率
    • 子女教育
    • 相互影响
    • 共同成长
  3. 和谐关系

    • 相互尊重
    • 彼此关爱
    • 共同进步
    • 幸福美满

三、社会参与

  1. 社区建设

    • 邻里和睦
    • 互帮互助
    • 共建共享
    • 和谐发展
  2. 企业文化

    • 价值观建设
    • 制度完善
    • 员工认同
    • 持续发展
  3. 社会责任

    • 回馈社会
    • 公益参与
    • 正能量传播
    • 共同进步

四、国家治理

  1. 制度建设

    • 根基稳固
    • 体系完善
    • 与时俱进
    • 长治久安
  2. 文化建设

    • 核心价值观
    • 文化自信
    • 传承创新
    • 影响深远
  3. 国际合作

    • 开放包容
    • 互利共赢
    • 和平发展
    •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代注解精选

王弼注

"善建者,建之以道;善抱者,抱之以德。"

河上公注

"修道于身,无伪无饰,其德乃真。"

成玄英疏

"以身观身者,即身而见道;以家观家者,即家而见道。"

苏辙注

"德修于身而后及家,修于家而后及乡,次第推之,至于天下。"

憨山德清注

"由身而家,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此修德之序也。"

修习建议

稳固基础

  1. 个人修养

    • 每日反省
    • 持续学习
    • 品德锤炼
    • 能力提升
  2. 建立原则

    • 明确价值观
    • 坚守底线
    • 不随波逐流
    • 保持定力
  3. 深化根基

    • 理论学习
    • 实践体验
    • 反思总结
    • 不断深化

逐步扩展

  1. 从己及人

    • 先修自己
    • 影响家人
    • 带动他人
    • 扩大影响
  2. 从小到大

    • 小事做起
    • 逐步扩大
    • 量力而行
    • 稳步推进
  3. 从近到远

    • 身边开始
    • 逐渐扩展
    • 由点到面
    • 全面覆盖

观察实践

  1. 自我观察

    • 觉察内心
    • 反省行为
    • 调整改进
    • 不断提升
  2. 环境观察

    • 观察家庭
    • 了解社区
    • 关注社会
    • 放眼世界
  3. 规律总结

    • 发现共性
    • 理解差异
    • 把握本质
    • 运用智慧

结语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为我们展示了建立稳固基础和逐步扩展影响的智慧路径。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告诉我们:

  • 真正的建设要有深厚的根基
  • 真正的保持要有坚定的信念
  • 只有建立在道上的才能永存
  • 只有与道合一的才不会失去

"子孙以祭祀不辍"提醒我们:

  • 物质财富终会消散
  • 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 德性的影响最为深远
  • 这是最好的遗产

从"修之于身"到"修之于天下"的递进告诉我们:

  • 一切从自身开始
  • 逐步扩大影响范围
  • 每个层次都要扎实
  • 最终达到普天之下

"以身观身"到"以天下观天下"的方法论教导我们:

  • 要用恰当的视角观察
  • 不能以偏概全
  • 要有整体思维
  • 在实践中认识真理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 人们急于求成
  • 基础往往不牢
  • 影响难以持久
  • 容易半途而废

老子的智慧提醒我们:

  • 要打好稳固的基础
  • 要有长远的眼光
  • 要循序渐进地发展
  • 要在实践中检验

让我们:

  • 在个人修养上下功夫
  • 在家庭建设上用心
  • 在社会参与上尽责
  • 在更大范围上贡献

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只有基础稳固,才能建设高楼;只有由近及远,才能影响深远。当我们按照这个规律去实践,我们的人生就会像善建者的建筑一样稳固,我们的影响就会像善抱者的拥抱一样持久。

这就是深根固柢的智慧,这就是从身到天下的修行之路。让我们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最终成就不拔不脱的人生。